《重生后,高冷女神的社恐变质了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新笔趣阁(www.biqug.net)
苏醒弯腰将照片捡起来,看到这是一张老照片,这质感像是二三十年代的照片。
上面是一个穿着京剧戏服的女子,由于妆容比较浓,老照片的清晰度也不如现在的照片,所以看不太清楚女子的面容。
不过整体看起来,女子浑身都透着一股很吸引人的韵味。
苏醒盯着照片上的女子,一时间有些移不开眼睛了。
乔老太太看向苏醒手里的照片,说道:“那是我姑姑,唱评剧的。”
苏醒说:“她好美……”
原来是评剧啊。
评剧和京剧的戏服很相似,甚至有一些戏服是相同的,只看装扮不听戏的话,有时不太好区分是京剧演员还是评剧演员。
乔老太太轻叹了一声,又补充了一句,“我们家老一辈儿都是唱戏的。”
其实她年轻那会儿也跟着家里学戏,只是后来……有些年不让唱戏,她家里人就都不唱了。
再后来,她跟老头子在乡下的那些年,她又伤了脚,就更不能演出了。
苏醒和何煦对视了一眼,都明白了过来,为什么乔奶奶的家人都没有熬到改革开放了……
苏醒把照片递还给乔老太太。
乔老太太将照片重新夹进相册里,放到了茶几下面。
“我和面。”
何煦已经把外套脱了,撸了撸袖子,“我来剁馅儿吧。”
乔老太太笑道:“行,使力气的活儿,男孩子干干挺好,冰箱里还有肉,我去化一块儿。”
三个人开始忙活了起来。
乔老太太一边和面,还一边向情侣传授一些和面、调馅儿的经验。
聊着聊着,话题不知怎么的,就又扯到了评剧上。
乔老太太不愧是戏曲世家出身,很多老一辈儿艺术家的故事她都讲得绘声绘色。
李金顺、刘翠霞、白玉霜、白玉霜……这些评剧老艺术家,苏醒和何煦有的听过,但大部分都很陌生。
听着乔老太太讲述的那些老艺术家的传奇人生,苏醒微微出神。
她记得前世在上看过一个报道,2006年国家批准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其中一项就是评剧。
不过实际上,近些年听评剧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其实不止是评剧,其他戏曲在年轻一代人中也不流行。
但相比较起来,京剧的知名度算高的了,至于其他的传统戏曲,很多年轻人都说不出来几种。
日国倒是一直在研究我国的传统戏曲,甚至很多日国的所谓传统戏曲都是借鉴我们的戏曲文化。
苏醒在心里暗叹了一声。
和完面,调完馅儿,三个人开始包饺子。
苏醒吃饺子基本都吃速冻的,现做的饺子她也只会包,调馅儿和擀皮这些她就不会了。
另她意外的是,何煦竟然会擀饺子皮,还擀得又快又圆!
乔老太太也夸赞道:“何这饺子皮儿擀的不错,边上薄,中间厚,包出来的饺子不容易破,一看就是学过的。”
何煦笑道:“曾经跟我奶奶学过。”
苏醒看着何煦笑。
她时候家里偶尔也会包饺子,她家是她妈调馅儿,她和她妈包饺子,擀饺子皮这种活儿是她爸来做的。
不知为什么,她总能在何煦的身上看到她爸的影子……
何煦发现苏醒在看她,不由冲她眨了一下眼睛。
苏醒脸有点红,低头认真包饺子。
乔老太太眼尖的发现了情侣之间的互动,她笑眯了眼睛。
三人包了两大盖帘儿的饺子,大概有一百多个,乔老太太觉得他们三个人足够吃了。
“咱们再捣点蒜泥,炸点辣椒油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【传统武侠+群像+江湖+朝堂+势力纷争+天下统一+五代十国+剑道+慢节奏】><><这一世的江湖:><><是那个说出“文不涉江湖,武不入庙堂”的少年的江湖;><><是那个胡言“腰间但有一壶酒,天官媚娘皆如狗”的疯子的江湖;><><是那个写下“妾自眼底无江湖,唯盼红妆入君门”的女子的江湖;><
武侠 41万字 19小时前
第五音,第五家族的长女,却从小就被人欺负,不幸离世,重生之后的她发现了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,重新回归第五家的她还能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吗?在经历未婚夫背叛之后她看清楚了百里信对她的真心,答应了百里信的求婚,一切只为弄垮第五家,她从来就对这个家没有什么好感,除了把她生下来,他们什么都没有做过,若是如此,当初为什么要把她生下来?第五家,北暮家,对我做的一切我都要加倍讨回来 一朝重生,让她看
17万字 19小时前
结婚多年,华裳始终捂不热丈夫和儿子的心。><><比起妻子和母亲,她更像一个保姆。><><直到她带着女儿回到锦城,亲眼目睹丈夫带着儿子和白月光求婚:“苏阿姨,爸爸欠你一个婚礼,我欠你一句妈妈。”><><华裳彻底认清现实,踹掉渣夫和儿子,带着女儿认亲重回豪门。><><离婚后,渣男和儿子却后悔了,齐刷刷找上
都市 20万字 19小时前